close
這是昨天寫在筆記本上搞到兩點才睡覺的東西


「女理髮師」在1962年攝製完成,除了小鳳和班上人講的那些點之外(對著鏡頭講話真是Good Point!)還有一個是我覺得值得一提的:片中對教職似乎給予很高的評價,但是在不久之後的1966年展開了文革,上次在國文課看「巴山夜雨」裡頭一角飾老師,道出從教的難處,批孔孟、階級鬥爭,教師難免遭其害,相對於「女理髮師」該說是諷刺還是社會變遷?
編劇課要每個人介紹一本書,這機會很不錯,我可以驕傲的介紹好書,尤其是這種非小說非劇本、對編劇有助益的「工具書」,家裡其實有不少,像是惡魔事典、我愛周星馳、武器事典,還有最近買的那些也幾乎都是,假如蒙太奇要求介紹一本小說的話就好笑了,不知道我會拿出哪一本。
「史蒂芬˙金談寫作」是大家拿出的書之中我滿想看的一本,可是我記得不便宜。蒙太奇引述史蒂芬˙金的一句話我十分認同:「如果你沒時間閱讀,那你就沒時間寫作。」閱讀真的很重要,讀得少那麼寫出來的東西見識有限,讀得多寫出來的是「深度」,雖然蒙太奇說導演的深度內涵是必備的,要時常閱讀來充實自己,但我想不管是誰,多看些書會是好的(當然是指好書了)。在某些方面而言,閱讀也是有趣的,吸收新知舊識,用心感受作者的感受,品嚐字句的美好;也許我言重了,但真的有時候能靜靜的看我想看的書會使我非常快樂,那種快樂可能大過於看一整天的電視,每看完一本書,腦子會希望能擠出一些成果,要我寫讀書心得可能沒什麼興趣(寫一篇好文章是具成就感的但同時也是累人的),但是總想找個人聊聊,容許我挑起他翻那本書的欲望(在他眼中是本廢書也說不定),當我有很多感想的時候甚至像現在一樣寫下來或是存在電腦,貼在網誌上大概就不會太長,覺得費時費工就不愛寫了。而寫作也是我喜歡用來折磨大腦的方式之一,喜愛程度不亞於看書。這是所有活動中屬於「可控制區」,它的同伴還有羽球、心理學期考等等;「不可控制區」都是些會讓局面失控,或是讓我情緒失控的活動,像是網球、節食。
「回家」很好看。這樣的評論很直接簡單,事實卻不只如此。當影片進行到湯銘雄入獄的原因,新聞畫面是現實,我的聯想是殘酷;十年前因酒醉縱火,十幾條人命無辜步上黃泉,妻離子散最後被執死刑的是湯銘雄,但是我怕誰也不能保證十年後的今天或是未來哪天,因酒醉肇事入獄的不會是我爸,行刑前被耶穌接納獲得喜樂也來不及了。原諒放火燒死親弟弟的兇手是多偉大的愛與包容,我相信影片紀錄是真的,但又好得不可思議。感動不是來自剪接、音效、攝影,而來自單純的口語表達,一句句苦澀的回憶、懺悔和關懷撼動教室裏每個人的心,我默默流淚,以手拭去,感覺不太真實,我想問:我怎麼哭點很低嗎?影片結束,左邊的女生還能笑笑的和朋友交頭接耳,我卻還在擦眼淚。我不信教(以他們的說法是,我還不認識耶穌),對開口閉口讚美主聽不太慣,也不喜歡放映會變成團契,但是這樣一部片子不夠好嗎?我很想看看金馬得主,因為就算全片都不離信仰,也不能說是「神片」就換得主,如果是信仰問題還真有點說不過去,如果是懷疑其真實性,那就懷疑評審的專業吧。
小鳳說現在又開始收入學文件了,大家都想當導演。這太誇張了,為什麼大家都要當導演?我認為媒體大眾要負一半責任。導演很重要,也是很不簡單的角色,可是那麼多人想當導演是想挑戰?還是只想被吹捧?我敢說那些人有一半甚至不知道導演的真正工作。
這個晚上有異常的閒適,事情還有很多沒做所以更加不安,匆匆想起泡在臉盆裡擺在浴室洗手檯的襪子手帕還沒洗,現在時刻,差一刻兩點,為什麼要熬夜寫這麼多?理由絕對不只是消耗油性筆墨水。



好 我知道這一大段沒什麼人會看

打爽的


今天要過生日,吳珮甄的。

今年我的生日國歷農曆一起過,剛好又是母親節

但是大概要拿來拍片不能回家就覺得很悲慘

想想吳大頭也是這樣沒回家又好像還好。

唉  製片多擔待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貼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